我國刀具市場發展產銷不均 高效刀具比例低 時間:2012-11-09
2008年,我國的機床消費達到了194.4億美元的創記錄水平,已連續七年高居世界第一。我國刀具消費額也首次超過各主要發達國家,達到40億美元。但是,相對于我國龐大的機床消費規模而言,刀具消費水平仍大大偏低,僅占機床消費的20%。這一比例不但遠低于發達國家,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刀具消費與機床消費比例的全球平均水平約為25%)。這就說明,在我國的刀具消費中,廉價而低效的傳統刀具仍占主流,機床功能遠未得到充分發揮,制造業提高勞動生產率的潛力巨大。 另一組數據,我國用于切削刀具生產的高速鋼以及硬質合金兩種原材料的消費量約占世界總消費量的40%,但是我國切削刀具產品的銷售卻只占全球總量的15%。同時,我國生產的硬質合金切削刀具在數量上與日本的產量相當,但產品的價值確是日本的三分之一。這從另一個角度反映出我國工具行業發展的粗放程度以及資源浪費嚴重情況。 目前,發達國家硬質合金高效刀具的銷售占工具銷售總量的70%以上。而我國國產刀具中硬質合金高效刀具的比重,內銷部分僅占40%。若內外銷合計則更低,僅為28%。我國工具產品結構嚴重不合理的情況可見一斑。2007年,我國生產高速鋼切削刀具40億件,是工具制造大國日本產量的50倍,被全球工具界視為天文數字。然而,占總量80%的工具產品都是作為家用成套工具(低端產品)出口的,而這些產品的出口價格比原材料的國際市場價還低,這些出口企業完全依靠國家出口退稅過日子。
|